外在感官特征:根类扁圆柱形,长约8-22厘米,直径7-10天毫米,亦有较长大者。根头无明显“狮子盘头”。根表面浅灰棕色,有深而不规则的纵皱沟,近根头处有较稀横纹。质较轻,易折断,断面不规则。气微,无香气,味甜。以独支不分叉、色白、肥壮粗大者为佳。
平顺县虹梯关乡、东寺头乡、杏城镇、龙溪镇、西沟乡5个乡镇6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3′00″~113°41′00″,北纬35°57′00″~36°16′00″
党参在古代称之为人参。《潜夫论》系东汉王符撰,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广泛收集古代的词汇和训估资料,谓“参,地精,人参也”。当时把人参看成是地之精灵。华佗《中臧经》人参与侧柏叶、荆芥穗烧存性为末和飞罗面,能治血热妄行,心肺脉破和口鼻出血”。三国(约公元192-220年)《吴普本草》:“人参,一名土精,精者星也。《名医别录》[注:魏晋(公元220-450年)陶弘景辑。]:“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山谷。早在二千年前晋代《石勒别传》[注: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记载“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芭茂甚。”这应该是人参栽培的最早记载。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502-536年)《神农本草经集注》(简称《本草经集注》)对人参功效的描述是“调中、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较前人又有新的一层理解。陶弘景引高句丽人作《人参赞》[注:赞即诗,人参诗]“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指出了人参的生长环境。“人参微温,无毒……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每味中药的产地、鉴别、加工、贮藏、配伍。禁忌及附方等都有专门记述。其中中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从人参角度而言,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上党,即上党郡。战国时期由韩、赵各置一郡,以后韩郡并入赵,直至秦代,这一设置仍然存在。上党郡的郡址设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上党郡所辖区域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区。这一地区在南北朝时期改称潞州。至唐时,人参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甄权(541—643)]中载“人参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多,并能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痫疾……。疗急病的故事:“阮孝绪母王氏,急有疾,合药需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逢。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忽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完成,该书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其中对于我国人参的主产区有极为准确的记载,除历代记述的人参“出上党及辽东”以外,还明确指出:太行潞安府潞党参。唐代,我国人参主产区分布在中条山以北,管涔山和吕梁山以东,大马群山以南,在太行山、太岳山、五台山、军都山、燕山绵延地区。以现代行政区划而论,唐代人参主产区分布在相当于今山西省中部和南部以及河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潞州,在南北朝之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设置,州址在襄垣;隋朝开皇时移到壶关。及至唐朝,州址移到上党(今长治),再次称为上党郡。管辖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长治、武乡、襄垣、沁县、黎城、屯留、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省涉县一带。至宋朝崇宁将潞州上升为府,称为隆德府。到了金代,又恢复潞州之称。明代嘉靖年间再度升为府,又称为潞安府。 《潞安府志》记载“紫团山,山顶常有紫气,旧产人参名紫团参。”由于历史上先有上党郡,后将其改称潞州,在朝代更迭中,其州名、州址及管辖区域等又几经变迁,故在历史文献(特别是非历史、地理文献)上,对上党、潞州按一地异名相待。在这个地区所产的人参,结合产地命名,便有历史上的“上党人参”(“上党参”)、“潞州人参”(“潞州参”)之称。其中,以“上党”命名者,在文献中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