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面青绿色,白色斑点少。

赣榆梭子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江苏省赣榆县海洋经济开发区、青口镇、海头镇、石桥镇、柘汪镇、宋庄镇、青口盐场海水池塘;北纬34°47′至35°05′,东经119°21′以西的海州湾海域。

赣榆县历史悠久,早在秦代就建制为县。赣榆县依山傍海,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而得天独厚,素有“黄海明珠”之美名。赣榆县志记载:“赣榆梭子蟹,春、夏、秋3季均有捕获,唯春季产量最高,个大黄多,大者重500克,煮熟后通体朱红色,俗称‘彤蟹’,味极鲜美。”秦始皇平定天下后,到赣榆登山祭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秦山岛上立石为门(秦东门)。相传,在这里他被绮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他看秦山岛远离陆地,来往极不方便,便挥动马鞭,驱赶巨石,铺垫成路(这就是有名的“神路”)。当他品尝了赣榆梭子蟹的美味后,称赞道:“赣榆梭子蟹味道实在是太美了。”自那时起,“赣榆梭子蟹”的名称便开始在民间流传并延续至今。
宋代词人苏轼在《丁公默送蝤蛑》中写道:“溪边石蟹小于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久名,怪雨腥风入坐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苏轼走南闯北、奔东跑西,吃过不少方物,比如江瑶柱、河豚鱼之类,却从未用过“馋”字,唯对蝤蛑,竟自称馋太守、以诗换蝤蛑,可见,苏轼对蝤蛑味道之鲜美,食蟹之乐、之趣,倍加青睐,给予了一份特别的评价。苏轼到赣榆县令陈德任处游玩,陈县令在占山亭设宴款待苏轼。苏轼吟诗一首:“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帷到穆陵关。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 (《全宋诗》卷八0九)席间上了梭子蟹,苏轼食后惊叹味道鲜美,比丁公送的蝤蛑更胜一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