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外在感官特征:靖宇林下参表皮紧密,色泽棕黄至黄白色,主体环纹明显细腻,芦碗排布有序紧致,横体或顺体,须顺直,珍珠点明显。(2)理化指标:水分≤14.5%、林下参总皂苷≥3.0%、总灰分≤4.0%。

靖宇林下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吉林省靖宇县赤松乡、蒙江乡、三道湖镇、花园口镇、龙泉镇、那尔轰镇、景山镇、靖宇镇等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0′~127°16′,北纬42°06′~42°48′

靖宇县林下参种植历史悠久,与园参几乎同时产生,大面积播种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据《仁宗实录》载: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世纪中叶),设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事人参等土特产品的事宜。“参禁”政策放开后,由于大肆采挖,资源破坏,山参日少,为应付皇室的需求,而移栽山参幼苗,待长成后冒险解京。于是,山林中除有野山参外又出现了林下参。


